【修例風波】《紐時》透視 中國在推特發動訊息戰的手段

國情動向

發布時間: 2019/09/19 14:02

最後更新: 2019/09/19 18:02

分享:

分享:

兩大社交網站Twitter及facebook上月移除及暫停逾20萬個帳戶,指它們獲中國政府支持發假訊息攻擊香港示威者。《紐約時報》發文分析它們散播訊息的方法多缺專業度,可見行動非解放軍或國家安全部在背後操作,反估計中國已成立與俄羅斯「互聯網研究機構」類似的機構。然而,報道卻認為最終效果不大。

長期以來,中國一直使用宣傳和審查措施使民眾只接受政府批准的敘事。隨著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斷提高,北京越來越多地求助於Twitter和Facebook等在國內被屏蔽的互聯網平台,推動它在全球其他地區的議程。

中國的部分做法是通過在這些平台上給國有新聞媒體、比如《中國日報》建賬號,來公開闡明自己的觀點。德國馬歇爾基金會(German Marshall Fund)中國問題分析師馬特·施拉德(Matt Schrader)分析,其最終目標是控制對話。

兩大社交網站Twitter及facebook上月移除及暫停逾20萬個帳戶

另外,中國政府還會透過在市場上購買賬號,尋求獲取社交媒體影響力。然而,他們購買的都不是公信力的賬號,而且相關粉絲和轉發都可以低價買到。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本月曾發報告說,這些賬號已發了360萬條推文,不過攻擊手段不太老練,也更倉促。

值得注意,很多賬號本身都是用印尼語、阿拉伯語、葡萄牙語和其他語言發帖。它們推銷勾搭服務,發有關韓國男子樂隊的帖子,轉發關於流行音樂的信息,之後卻突然開始用中文發布關於反對香港「修例風波」抗爭的帖子。此外,它們也使用了相同的第三方軟件,以似乎協調一致的方式發布類似主題的信息。

事實上,這些賬號主要是在工作日發帖子,表明這些賬號由打卡上班的人員操作。其中一個賬號有好幾個月都在整點過後的12分和42分發詆毀商人郭文貴的信息,表明發帖是自動進行的。

内地訊息戰攻擊手段不太老練且倉促

澳洲網絡專家埃莉斯·托馬斯(Elise Thomas)分析,上述攻擊的專業度欠佳,表明行動非解放軍或國家安全部在背後操作。台灣國立中山大學教授陳至潔估計,中國已成立了與俄羅斯「互聯網研究機構」類似的機構,但運作比較低調。事實上,早在2013年,中宣部部長已透露,北京有200多萬人從事「加強網上輿論引導」工作。

然而,總部設在華盛頓的智庫新美國(New America)的中國問題專家姍姆·薩克斯(Samm Sacks)表示,中國在Twitter上行動笨拙表明,它在塑造國際敘事方面力有不逮,「在中國國內行得通的東西在國際上就未必」。

責任編輯:游昊雲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